智库
李国然 教授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能量的电化学转换与存储,主要包括二次电池和新型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的相关研究。已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科研项目;在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被引用11000余次,H-index 57;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参与翻译专著1部;荣获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Elsevier 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
陈留刚 副教授
郑州大学  
陈留刚,博士,副教授。2009年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2016年博士毕业于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2017年至今在郑州大学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副教授。担任《耐火材料》、《China’s Refractory》青年编委。主要从事高温陶瓷腐蚀、非水泥水合结合剂、固废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研究。
徐立强 教授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首批高级会员、山东省高层次人才;研究方向为新型高性能电极材料的设计及其在二次电池和电催化中的应用。在Chem. Soc. Review., Prog. Mater. Sci.,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CS Nano., Adv. Energy. Mater., Energy Storage Mater., Nano Today., ACS Energy Lett.; Nano Research等发表本人为第一/通讯作者的SCI收录论文125篇,所有论文共被他引6500余次; H-index 46;担任《Green Energy and Resources》(山东大学主办)等期刊的青年编委。作为主要学术骨干先后参与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课题2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等在内的项目10余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 2020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山东省自然科学贰等奖1项。
温虹 CG应用经理
弗尔德(上海)设备有限公司  
弗尔德(上海)设备有限公司CG应用经理,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硕士,拥有多年仪器设备行业经验。
曹鹏飞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青年引进人才,现任高分子领域旗舰杂志Macromolecules编委,美国材料学会MRS Communications副主编和Scientific Reports编辑。曹鹏飞教授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在天津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15年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为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正式研究员(独立PI, 永久研究岗位)。主要研究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至今,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Macromolecules、Matter、 Angew. Chem. 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撰写著作3部,获得授权美国发明专利6项。曾获得2021年度科技界奥斯卡之称的 R&D 100 Award(项目主持),2021年美国化学会高分子杰出青年研究奖(PMSE Young-Investigator Award)。
李林森 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2017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20年)。2010年获复旦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15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化学博士学位,2015年201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9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长期从事先进电池材料与表征技术研究,在电池正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和结构调控、低迂曲度厚电极、电子显微与谱学联用技术与电化学反应机理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已在Nature Commun.,Chem, J. Am. Chem. Soc, PNAS,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美国专利3项(授权2项),中国专利13项(授权5项)。近5年研发的单晶型高镍三元材料和可用于材料、电池截面制样的氩离子束冷冻抛光设备性能优异,已经分别通过合作企业实现技术转化和商品开发。已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省部级、及企业合作项目。
张国庆 教授
广东工业大学  
1992-1997年天津大学博士、南开大学博士后。担任过B公司电动汽车电池组组长、深圳海川实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研究院院长。2005年至今在广东工业大学工作。25年电动汽车电池研发及产业化经验。2020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主持或参与过的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广东省重大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申请专利70余件。现任两家电动汽车领域省级工程中心负责人,中国电工学会电动车辆分委员会委员。担任某国家动力电池及电机检测中心技术带头人。出版《电池热管理》专著。
王进敏 应用工程师
唐纳森(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唐纳森工业空气过滤事业部应用工程师,具有除尘行业8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负责及参与过台玻成都玻璃、青海南玻日升、乐山永祥新能源、新疆大全新能源、新疆新特能源、内蒙通威高纯晶硅、宁夏中环光伏等光伏行业除尘相关项目。
饶智武 高级应用工程师
唐纳森(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毕业于北华航天工业大学,十年除尘行业技术背景,其中在化工行业工作多年,多次与中石化,中石油,巴斯夫,三菱等化工企业除尘项目合作
谭永聪 大客户经理
唐纳森(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唐纳森公司大客户经理,机械本科毕业,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国工业防爆技术创新联盟专家成员,从事空气过滤行业近20年,曾经服务于行业内三家国际性企业,参与过数十个有关化工、食品、烟草、医药等行业的气力输送过滤系统项目,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对于过滤理论、粉尘爆炸、流体理论有极深的理解,参与过洁净室用过滤器标准,某工业通风标准,及粉尘防爆相关的多项行业和国家标准。
王久林 教授
新疆大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自1999年以来长期专注锂硫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研究,原创硫@导电聚合物材料,建立硫正极固固转化反应新机制,彻底解决传统硫电极存在溶解穿梭关键问题,受到国际同行广泛跟踪研究;发展了多功能粘接剂和电解质,并开发了长寿命金属负极新技术,获得库伦效率近100%的锌负极,构建了本质安全二次电池新体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新疆自治区自然基金重点等科研项目。已在Adv. Mater., Angew. Chem.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引超过1.6万次,h-index 66。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美国专利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古兴兴 教授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市“巴渝学者”青年学者,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出生于1987年6月,2017年博士毕业于Griffith University(澳大利亚),获化学博士学位,同年以杰出博士引进至重庆工商大学工作至今,并于2019年至2020年期间在Northumbria University(英国)做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高能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和金属负极保护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在研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庆市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创新计划等项目10余项。在Nat. Commun., Adv. Energy Mater., Nano Res., Energy Stor. Mater., Nano-Micro Lett.等杂志发表 SCI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文章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现担任《Rare Metals》、《Tungsten》、《稀有金属》青年编委,《Frontiers in Chemistry》之Nanoscience副主编,《Batteries》主题顾问编委,《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和《Nano Materials Science》客座编辑等。
曾庆乐 教授
成都理工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成都理工大学首批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2002年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2008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科学家。研究兴趣主要有(手性)有机硫化学、手性合成、药物合成、矿产资源化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社部等20多项科研项目。至今已经发表16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120多篇为SCI论文,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
谢佳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首席科学家,新型电机与特种电磁装备教育部工程中心副主任,IEEE PES中国区储能材料与器件技术分委会常务理事,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储能科学与技术》编委。2002年和2008年分别在北京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获化学学士和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陶氏化学资深研究员、国轩高科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主持科技部储能电池领域青年973项目(优秀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智能联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等多个国家级项目。在Nat. Commun.、Energy & Environ. Sci.,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30余篇,获授权专利77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
霍开富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霍开富,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化学储能材料和电催化方面研究。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FIAAM)、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和武汉市“黄鹤英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180余篇,他引11000余次,H因子为55,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熊胜林 教授
山东大学  
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领军人才入选者,曾连续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和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研究方向:无机介观能源材料化学,围绕在介观尺度下如何实现无机能源材料精准可控合成与组装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应用研究,尝试用简单的化学原理和合成策略,可控合成新颖的无机介观尺度复合组装结构材料,将其应用在碱金属二次电池、锂硫二次电池、水系电池等领域。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CCS Chem., Angew. Chem., Adv. Mater., Nano Lett., Adv. Energy/Funct. Mater., Nano Res., J. Energy Chem.等主流刊物发表通讯作者论文60余篇。论文总他引16000余次,H指数70。现在主持国家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山东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基金面上等项目。目前担任《中国化学快报》编委和《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执行编委。
倪世兵 教授
三峡大学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加坡-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促进协会会员,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三峡大学青年拔尖人才;2005年兰州大学学士,2010年兰州大学博士;2016年-2017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申泽骧教授课题组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二次电池材料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多项省部级项目,在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J. Mater. Chem. A等期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80余篇,论文被引40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转让7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储能电池中的基础电化学概念机理及应用研究:电化学活化、电化学烧结、电化学重构;2)新型Li3VO4负极材料设计与开发:形貌与结构设计、性能调控与电化学重构机理研究;3)新型粘接剂及电解液开发:围绕电极电化学重构机理,筛选、设计系列匹配的粘结剂及电解液。
董琰峰 副教授
东北大学  
董琰峰,东北大学理学院副教授。2016年6月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随后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7月人才引进到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2020年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碳纳米材料、二维材料及其新型电池应用基础研究,迄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Energy Storage Materials、Science Bulletin、Nano Energy、Smal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8篇,合作发表论文30余篇,SCI引用5300余次,H指数34。
张桥保 教授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南强青年拔尖A类人才,嘉庚创新实验室荣誉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6年获香港城市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15年在佐治亚理工学院刘美林教授课题组访学,2016 年至今在厦门大学工作。主要从事二次电池关键电极材料的设计优化及其储能过程中的构效关系解析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共发表SCI学术论文150 余篇,总引9600余次,H 因子52。迄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 (含共同) 在Chem. Soc. Rev., Prog. Mater. Sci., Adv. Mater., Nat. Commun., Energy Environ. Sci., Mater. Today, Adv. Energy.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Coord. Chem. Rev., Adv. Funct. ., Sci. Bull., J. Energy Chem., eTransportation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两篇入选2019年度 “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和2020及2021年度J. Energy Chem. 杂志优秀学术论文 。先后入选了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和全球顶尖10万科学家榜单。担任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 Chin.Chem.Lett.副主编, Rare Metals 学术编辑, J. Energy Chem 和储能科学与技术杂志编委, InfoMat,Nano Research,SmartMat, 物理化学学报等杂志青年编委及客座编辑。曾获2020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卓越影响奖,J. Mater. Chem. A.期刊新锐研究者奖, 厦门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厦门大学德贞社会课堂基金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主编书籍【电池材料—合成、表征与应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一本。
柳红东 教授
重庆文理学院  
博士(后),教授,重庆市优秀毕业研究生(博士),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智库专家,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质研究会会员,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方面的研究。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等2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8篇;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转化4项。
上一页1... 3 4 56 7 ... 33下一页
Copyright©2002-2025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隐私保护 中国粉体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50428号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