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
王魏 销售副总
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李辉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陈雪江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刘福超 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
青禾晶元半导体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青禾晶元集团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 毕业于清华大学。长期从事先进异质集成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推进工作,具有集成电路和工业(管理)双高级工程师职称,曾在电子信息产业和晶体材料生长及加工产业从事近十年研发管理工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具有特许金融分析师CFA、中国证券从业资格、司法考试(客)、ISO、精益生产绿带等证书,在世界100强企业从事材料生产管理工作5年以上、投资规划工作5年以上。
董前年 教授级高工
合肥旭阳铝颜料有限公司  
董前年,合肥旭阳铝颜料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安徽大学和合肥大学硕士生导师,全国涂料与颜料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多年来专注于微纳米金属、陶瓷粉体表面改性和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产业化研究工作,尤其在铝颜料行业的环保性、水性化、无溶剂化等技术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相关技术发表论文23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5项。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安徽省专利优秀奖3项。
丁运生 教授
合肥工业大学  
丁运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于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入选安徽省“特支人才计划”,是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和安徽省“高水平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联合基金1项、国家“863”项目子课题1项、中航工业攻关课题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共发表高水平论文230余篇;主持制定能源行业标准1项,安徽省地方标准2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细与功能高分子的合成与应用、高分子材料结构控制与高性能化工程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强峰 区域经理
华声强化(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从事销售及经营管理工作20余年,曾担任知名上市企业高管,积累了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实现国产仪器在高端产品和新兴领域的技术突破,缩小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与有识之士共同成立了华声强化(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秉承“以先进技术服务于科技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致力于蜂鸟声共振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驱动相关行业领域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创新。
宋怀河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  
宋怀河,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先进炭材料及其储能应用研究。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炭-石墨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关村石墨烯产业创新联盟副理事长,能源材料化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先进化学蓄电技术与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副主任。兼任《新型炭材料》《Nanomaterials》和《炭素》杂志编委会委员,《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炭素技术》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主持了国家863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及企业合作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320余篇,被SCI他引16000余次,H因子66,16篇论文入选SCI高被引论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3件,申请56项,实现专利成果转化6项,中间相沥青炭微球、洋葱炭球、纳米炭球、硬炭负极材料等材料获得中试规模生产,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项,3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
吴伟 销售总监
华声强化(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从事科研仪器销售及经营管理工作近20年,曾担任知名日资企业高管,积累了丰富的仪器行业从业经验。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实现国产仪器在高端产品和新兴领域的技术突破,缩小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与有识之士共同成立了华声强化(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秉承“以先进技术服务于科技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致力于蜂鸟声共振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驱动相关行业领域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创新。
曲选辉 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  
张善文 总经理
北京拉莫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张善文,硕士,高级工程师。201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核磁共振专业,一直从事于核磁共振仪器的研发和技术推广。2013年起承担了中海油服(COSL)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探头关键技术研发项目,2015年入职通用电气(GE)磁共振成像仪研发部,承担了1.5T磁共振成像仪二维脉冲序列研发项目。2018年创立了北京拉莫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出小型化便携式的核磁共振弛豫分析设备,为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提供了一系列核磁共振技术解决方案。目前,致力于传播核磁共振知识,推广磁共振技术的应用。发表过高水平论文20余篇,获得12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余德平 教授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先后入选四川省“千人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大学“双百B”人才计划。主要从事先进制造技术及智能装备(等离子体制造技术、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技术、制造过程智能诊断与预测、智能生物医疗器械)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他引1300余次。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涉及航空、能源领域注射成型和热喷涂零件制造和交付产生经济效益累计1.2亿元以上,保障了多个重点新型号航空装备、重型燃气轮机关键构件的快速研制与稳定批产。
张伟 教授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入选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长期从事粉末冶金和金刚石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研究,主持国家、省级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以及中航工业、国机精工、华为、黄河旋风等企业技术开发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和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王建伟 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有研纳微新材料(北京)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有研纳微新材料(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Acta Mater.》《SURF INTERFACES》等期刊审稿人。长期从事微纳金属功能粉体/电子浆料开发与应用、材料基因组共性技术与应用等工作。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奖4项。
李振刚 博士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报告题目:国内固态电池政策及标准化研究进展个人简历:李振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秘书,从事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的标准化研究。
胡连喜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胡连喜、男、工学博士。现任哈工大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粉末冶金分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粉末冶金分会理事以及“粉末冶金技术”、“粉末冶金工业”期刊编委等职。胡连喜教授1994年博士毕业于哈工大并留校工作, 1999年晋升教授,2001年评为博士生导师。至今,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总装先进制造3项、国防基础科研1项等重要科研项目30多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3项等奖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SCI它引3600多次,H因子36。
谢炎坤 博士
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 锂离子电池先进功能隔膜研究进展个人简历:谢炎坤,博士,就职于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经理,主要从事固态电解质隔膜的技术开发。
杨燕飞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报告题目: 硅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构筑及性能研究个人简历:杨燕飞,男,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导,中共党员。主要从事硅酸盐黏土矿物和有机硅的超亲电解液锂电池隔膜和固态电解质的应用基础研究。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Adv Energy Mater、Nano Lett、Energy Storage Mater、 Small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封面文章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件,授权9件。入选了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24)、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2024)、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基础研究特区”人才(2024)。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甘肃省重点研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KGJ重大专项、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等项目。
殷文钢 董事长/研究院执行院长
北京中科纳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香港中文大学EMSC研究生。在IBM和联想集团工作10多年,2012年创立中科纳通公司和摩尔材料研究院,担任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和执行院长。专注导电高分子材料研发,努力成为世界级客户首选合作伙伴。
邱耀弘 首席讲师
昆山耀德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邱耀弘(出生于1966年,台湾省台南市人),毕业于台湾科技大学机械工程技术系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原子分子研究所表面科学组博士后,主要专长在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从事金属粉末注射成形(Metal-powder Injection Molding, MIM)产品制造与技术推广超过30年,是我国MIM产业成全球霸主的主要推手之一。邱博士创办的耀德讲堂是一个移动式的工程教育教室,经常深入MIM公司的产线现场以及各种大型论坛,也到各级高校参与研究生的业界导师计画,协助后辈进行MIM科研课题,亲力亲为的作风被冠以”黑手博士”的雅号,为普及推广MIM技术不于余力。经常性在国际著名的杂志包含PIM Interional/PM Review/AM Technology发表文章,彰显我国粉末技术的普及和先进性。
上一页1... 24 25 2627 28 ... 40下一页
Copyright©2002-2025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隐私保护 中国粉体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50428号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