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光明 副教授
职称:副教授
专业类别:锂电
所在单位: 深圳大学
研究方向: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涉及:膜电极制备,金属双极板涂层,密封材料,扩散层材料,低温质子交换膜,高温质子交换膜;
碱性膜电解水制氢(AEMWE),涉及:HER、OER催化剂,AEM膜;
自修复材料,涉及:微胶囊制备,乳液凝胶3D打印成型技术,自修复混凝土;
生物水凝胶材料,涉及:电子皮肤,细胞支架,MXene, 氧化石墨烯(GO)。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化学协会会员。 浙江大学材料系本科,硕士,博士。1997-2000 年,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其间1998-2000年美国新泽西州立RUTGERS大学陶瓷系访问学者, 并受RUTGERS大学委派,在美国能源研究公司工作1年,任高级研究员 ,负责融熔碳酸盐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研发和可充NiOOH-Zn动力电池的技术改进。2000 年回国被聘为任厦门大学化学系副教 授,2001 年调至深圳大学。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福建省自然基金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 中美合作课题各 1 项,市科技计划项目 4 项。参与或者承担子课题任务的国家或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4项。主持校企合作项目4项 相关的技术成果在3家企业获得了很好的应用,主要技术集中在氢能领域:低、高温PEMFC燃料电池膜电极、电堆及发电系统的设计与研发,AEMWE系统中膜电极的制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已发表SCI论文60余篇。
向 朱光明 副教授 提问(请正确填写信息)
你想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