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
1978.10~1985.6 先后在原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攻读学士与硕士学位,分别于1982.7和1985.7获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
1993.9~1996.12 在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7.7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9.3~2001.3 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及纽约州卫生部下属的健康与毒物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2008.6~2008.8 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及纽约州卫生部下属的健康与毒物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85.7 ~1993.8 在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任教,1987.12月任讲师职称。
1996.12~1999.3 在扬州大学化学系任教,1997.7月任副教授职称。
1999.4 ~2002.8 先后在扬州大学化学化工系和化学化学化工学院任教,2001.8月任教授职称。2001.9起任化学化工系副系主任,化学教学实验中心主任。2002.8起任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2006.3月起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研究领域和兴趣:
科研工作主要从事电化学、超分子化学、纳米材料化学和环境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电化学理论和方法,尤其在超微电极的制作,超微电极理论及其应用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将超微电极应用于富勒烯电化学特性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主要从事超分子化学及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在纳米粒子表面修饰过程及其动力学研究工作。合成了一系列环糊精及杯芳烃衍生物,研究了其在金、银、铜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等非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上的修饰过程;制备了超分子传感器、超分子吸附剂等,研究了其在分析检测、物质富集与分离、废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合成了系列磁性纳米催化剂,研究了其在催化反应及其回收再应用。研究成果先后在J. Phys. Chem.,Langmiur,Inorg. Chem., Nanotechnology,J. Electroanal. Chem.,Electrochimi Acta, Chemosphere,J. Hazard. Mater.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多篇。.主编出版《物理化学实验》、《大学化学实验》及《新编大学化学实验》3套教材,其中《大学化学实验》为江苏省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具体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 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自组装
? 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在纳米材料上的组装与应用
? 超分子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
? 超分子吸附剂的合成与应用
? 锂离子电池正极与负极材料
? 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
获奖情况
1990年扬州师范学院优秀教学一等奖。
1991年江苏省教委优秀教学二等奖。
2003年扬州大学院优秀课堂教学质量奖一等奖。
2003年获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
2004年扬州大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6年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6.1~2010.12 教育部化学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7- 江苏省化学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9年度江苏省教学名师。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超分子修饰电极的研制及其在有机电解中的应用, 项目号:20973151,时间:2010.1~2012.12,正在进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带疏水基团的有机配合物在超分子离子识别中的应用, 项目号:20773107,时间:2008.1~2010.12,已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超分子主体化合物为桥链的纳米团簇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项目号:20673094,时间:2007.1~2007.12,已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纳米粒子在超分子主体化合物上的自组装与应用,项目号:20373060,时间:2004.1~2006.12,已结项。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单分子层超分子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项目号:20093250110001,时间:2010.1~2012.12,正在进行。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超分子化合物的电化学特性及其应用,项目号:03KJB150151,时间:2003.1~2005.12,已结项。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超分子纳米材料吸附剂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项目号:07KJA15015,时间:2008.1~2010.12,正在结项。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在纳米、亚微米粒子上的组装与应用,时间:2007.6~2008.5,已结项。